[ xuān ]
[ yuán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1087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431 |
内容来源于:www.wxgyjj.com
轩辕姓主要源自:姬姓、芈姓。
按《国语》记载,少典氏娶有蟜氏(注:蟜,音jiǎo,古书上提到的一种虫,首见于《山海经》;有蟜氏是蜜蜂为图腾的部族,居住在平逢山)之女,生下黄帝和炎帝,黄帝在姬水边长成,因而姓姬。又据《史记》说法,黄帝姓公孙。于是,《史记索隐》就调和两姓,说黄帝本姓公孙,因在姬水边成长,故改姓姬。此外,《史记》还说他名轩辕,但是没有说明因何而得名。《史记集解》说他号有熊,《史记索隐》就进行比附,说黄帝本是有熊国之子,故号有熊,轩辕是他的名号,因居轩辕之丘,遂以为名,又以为号,又根据《左传》记载,说他亦号帝鸿氏。《史记正义》解释说,黄帝为有熊国君,号有熊氏。及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轩、辕两字都与车子有关,因而齐思和《论黄帝之制器故事》(《古史辨》第七册)把中国车·子的发明归功于黄帝。《路史》讲得更具体,说黄帝在空桑山北创造车子,“横木为轩,直木为辕,故号曰轩辕氏”。至于黄帝之所以称黄帝,古人似乎众口一词地说,他“有土德之瑞,土黄色,故称黄帝”。
近代史学家则提出黄帝即皇帝,亦即原始人意识中的上帝(上天)的意思。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根据《风俗通》、《春秋繁露》等古代文献,把应该写作黄帝的地方多写成皇帝,如《易经.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风俗通》则作:“皇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而且,从音韵学上讲,黄、皇同音同声,故黄帝即皇帝。又《尚书·吕刑》中皇帝与上帝也互相通用。这样看来,黄帝似乎可与皇帝、上帝划等号了。然而,“皇帝”称号自秦始皇帝创用以后,泛指中国最高统治者,“上帝”则别具神格意义,“黄帝”专指五帝中之首帝,又成一般共识。因而,此三者在实际应用上已是不可混淆的。
黄帝为什么称轩辕呢?古书上说是因为他在战争中发明了一种战法。打仗时,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战士围成一圈,指挥员立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做出入的门,起到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有布幕的战车叫做“轩”,两车中间空当称为“辕”。因此,发明这种车站法的黄帝,就又称为轩辕氏了。轩辕复姓为黄帝嫡孙,出自有熊氏,亦称为帝鸿氏。黄帝曾居于轩辕之丘,故而得姓轩辕,黄帝的后代子孙遂称轩辕氏。一说黄帝作轩冕之服,教民做衣服,故谓轩辕。又据古代传说,轩辕即天鼋,天鼋变为龙,龙为轩辕部落的图腾,因以得氏。
轩辕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轩辕黄帝,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史籍记
载:轩,姓也,黄帝号轩辕,后因为氏。轩氏,轩辕之后。史籍《姓解·六三》、《姓苑》中均记载:“轩氏、辕氏、轩辕氏,皆黄帝之后。黄帝之后以号为姓,轩辕即黄帝,姓公孙或言姓姬。黄帝,少典氏之子。黄帝共二十五子,十四子有姓,共12种姓。” 著名东汉后期思想家、政治家王符在所著的《潜夫论·志士姓》中记载:“轩氏、丰氏、驷氏、游氏、国氏、然氏、孔氏、羽氏、良氏、大季氏,十族之祖穆公之子也,各以字为姓。”轩氏、轩辕氏、辕氏、轩丘氏皆黄帝之后裔,各有各的支系,乃四种姓氏。
周穆王姬满为西周朝第五代君主,周昭王之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于神话色彩的君王之一。传说他享寿一百零五岁,在位时间为五十五年(公元前976-前922年,一说公元前1001-前947年,待考)。据汲县西战国墓所出土的典籍《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喜好游历,曾于周穆王十三-十七年(公元前963-前959年或公元前988-前984年,待考),驾八骏之乘驱驰九万里,西行至“飞鸟之所解羽”的昆仑之丘,晋观黄帝之宫。他还设宴于瑶池,与西王母做歌相和。据考证,当时周穆王西游之地,就在今里海与黑海之间的一带旷原。后因徐戎造反,方赶回中原组织平乱。周穆王一生都致力于向四方发展,他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而两次发兵征伐犬戎,获其五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他还率军东攻徐戎,平服了徐戎的叛乱,之后在涂山(今安徽怀远)大会数百诸侯,巩固了西周王朝在东南地区的统治。周穆王制定了“墨、劓、膑、宫、大辟”五刑,其细则竟达三千条之多。后世流传有周穆王西征的故事,如晋朝汲冢出土战国竹简《穆天子传》,其中虽多夸张,但毕竟反映了当时周穆王意欲周游天下,以及西周王朝与西北各方国部落往来的情况。
周穆王的后裔分衍有十大支姓,即轩氏、丰氏、驷氏、游氏、国氏、然氏、孔氏、羽氏、良氏、大季氏。除姬姓外,其轩氏为当首之氏,号称“中华第一氏”。
轩辕姓起源二
轩辕姓源于芈姓,出自战国后期楚国王族后裔轩丘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轩丘氏复姓系出楚顷襄王熊横,熊横迁都于陈国。其后裔楚文庶子被其封于轩丘为采邑,称轩丘氏。到汉朝时期有梁国宰相轩丘豹,其后省文简化为轩氏、丘氏。
轩丘,按史籍《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记载:“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当时的罗川县就是现在的甘肃省正宁县。现存正宁县博物馆的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所立的《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记载:“兹县(隋罗川县,今正宁县)据罗川之上游,实彭原之属邑,气象葱蔚……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轩辕师广成于前,夏禹尊子于后。” 这里所说的“轩丘”就是罗水上游的桥山,因为有氏而得名。子午山也称子午岭,即史籍《史记·五帝本纪》所说“黄帝崩,葬桥山”的桥山。清朝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庆阳知府赵本植修纂的《庆阳府志》记载:“黄帝陵在罗川县城东子午山旁。”民国十四年(1925年),正宁县知事苏绍泉修纂的《正宁县志》记述得更清楚:“黄帝陵在县东南湫头镇东北西头村之桥山,当谷一峰耸起,草木葱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镌字:黄帝葬衣冠处。”此黄帝冢,正是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于桥山的地方。
因此,轩丘即今甘肃省正宁县罗水上游的桥山。
轩辕姓起源三
轩辕姓源于姬姓,出自轩辕黄帝后裔军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潜夫论·志士姓》记载,古有军氏,为周朝时期郑武公之子共叔段之后,后军氏大多改为轩氏。
轩辕姓起源四
轩辕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公子喜,属于以通义字讹为氏。据史籍《风俗通义佚文》、《左传》记载,郑国有公子喜,字子罕,其后为罕氏。在古代,“轩”与“罕”字通,如在《左传·昭公元年》中记为罕虎,而在《春秋公羊传》中则记为轩虎。其后裔以“轩”比“罕”为尚,遂为轩氏。
轩辕姓起源五
源于姬姓,出自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有熊氏,属于以先祖尊号为氏。据史籍《史记·索隐》、《汉书·古今人表》等记载,轩辕氏为上古黄帝后裔,出自有熊氏,亦称为帝鸿氏。传说,黄帝的母亲叫附宝,是中原部落首领少典氏的妻子。一天傍晚,附宝在有熊(今河南新郑西北部)的轩辕之丘突然看见了北极光,在中原地区能见到北极光是非常稀罕的,然后附宝就因此怀了孕。后来在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源关降龙峡(今陕西黄陵沮水河畔)生下了黄帝。因此黄帝的姓氏是因为是少典氏的孙子复姓公孙氏。由于附宝受孕于于轩辕之丘,母亲附宝就给他起名号为轩辕氏。按远古的传说,“轩辕”即“天鼋”,天鼋亦称“力天”,在史籍《献侯鼎·天鼋铭》中有其图形记载。天鼋一直就居住在轩辕之丘,会飞,后来化身变为龙,从此龙就成为轩辕氏部落的传世图腾,因以得氏为“轩辕”。
1978年5月上旬,在今甘肃庆阳地区的庆阳县三十里铺,民工在采石作业时,在炸开的石板层中发现了翼龙的化石。考古工作者研究发现,此翼龙系水族动物,颈长、尾短,没有背椎,头骨低长、牙齿多而较纤细。身无羽毛,体面光滑,但却有两个大“翅膀”,两翼展开长达两米,但不能作远距离飞行,只能在水边、疏林中滑翔,以啄捞鱼类为生,因称“环江翼龙”。考古工作者将“环江翼龙”化石与史籍《献侯鼎·天鼋铭》中的图形记载的“天鼋”对照和相互参证,惊异地发现二者不仅非常形似,而且印证揭示了传说中轩辕黄帝逝世后乘龙升天的奥妙——天鼋不仅是龙,而且能飞翔。“天鼋”就是翼龙,也就是“轩辕”。翼龙化石的发现,为轩辕氏族部落的存在提供了实物图腾的证据。后来,轩辕氏黄帝想到,炎帝多年来不辞劳苦,为人民做了数不尽的好事;而且为了不给人民带来战争的灾难,放弃了向他复仇的念头。接着又想到自己将炎帝赶到南方,却占据着本属于他的领地,觉得自己过去对炎帝的处置是一个很大错误。于是,黄帝派人去恭请炎帝和他的部族回来。从此,炎帝、黄帝两个部落和睦相处、共同生产、繁衍生息,很快就融合到一起,形成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华夏民族,子孙后代就称作“炎黄子孙”。
在黄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轩辕氏。轩辕氏族人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轩氏、辕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号称“中华第一姓”。
现分布:葫芦岛市、朝阳市、锦州市、阜新市、沈阳市、北京市、杭州市、南昌市。
上党郡:“上党”在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上与天为党也”,故名。上党地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此后赵魏韩三家分晋,都占据了上党地区的一部分,战国时期韩国置郡,但是具体的郡置如今已经难以考证。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地为三十六郡,上党郡承之,是其中大郡之一,治所在长子(今山西长子),这个郡级行政区划辖治范围大致是以今天山西省长治市为中心的山西省东南部地区。西汉时期沿置,辖县十四个;东汉时期辖县减少到十三个。三国时期,上党郡治所向东北迁移到壶口关(今山西长治北部,但不是壶关县)。西晋时期,辖县十个,郡治进一步向东北迁移到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部)。十六国时期,除后周政权短暂改名为潞州外,上党郡基本被保留,到北魏时期郡治又迁回壶关。隋朝建立后,废并原壶关县,建上党县,并将上党郡治迁往上党县(今山西长治),辖县十个。唐朝时期,改上党郡为潞州,从此上党郡之名不复存在,但之后历朝历代仍保留上党县,直到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改上党县为长治县,从此上党作为地名不再存在。
淮南郡:汉朝曾置淮南国,治所在六安(今安徽六安),后改为郡,迁治至寿春(今安徽寿县)。曹魏政权时期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隋朝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朝时期为寿州寿春郡)。唐朝时期有淮南道,治所在扬州,自今湖北应山、安陆、应城以东,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其郡境内;唐朝中叶以后,置淮南节度使,亦治扬州。宋朝时期有淮南路,治扬州;后分为东西二路:西界在今湖北黄陂、河南光山一带,东西二路的分界在今安徽省凤阳、和县一带。
汝南郡:西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25年―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睢州:今河南省商丘市睢县。秦朝时期置为襄邑,宋朝时期改称拱州,金国时期始置睢州路,元朝时期称睢州,民国以后称睢县并一直至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东平州:今山东省东平县。春秋时期为鲁国的附庸须句国,战国时期属齐国,秦朝时期设为薛郡,汉朝时期置为须昌县,晋朝时期徙东平国来治,南朝宋时期始称东平郡。北齐时期郡废县徙,隋朝时期复置须昌县,唐朝时期移郓州来治,复改为东平郡,宋朝时期称东平府,元朝时期改为东平路,明朝时期降为州,省须城县入州。清朝时期东平属山东泰安府,民国初期改州为县,属山东东临道。
开封府:古称大梁、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河南省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封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著称,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夏王朝(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老丘),直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七年。春秋时期(前743年―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战国时期(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灭魏国,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汉景帝元年(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南北朝时期,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唐延和元年(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唐天佑四年(907年),后梁政权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938年,称开封为东京。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王朝,开封升为府。北宋时期开封人口曾达一百五十万,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国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金贞佑二年(1214年),金国迁都开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明朝时期,开封经济繁荣,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进行防御,开封城遭道严重破坏,城中原三十七万人口仅剩三万余人。清朝时期设开封府,清朝末期开封辟为商埠,民族资本工业兴起,先后创办了机械、兵器、面粉、火柴、烟草等工厂。民国期间,开封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24日开封被人民解放军解放,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开封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河南省会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辖市。1982年,开封市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郃阳县:今陕西省合阳县。郃阳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合阳土地上繁衍生息,部落时代有华氏部族聚居之地。夏、商、周时期为古“华国”,亦名“有华国”,周族远祖至公刘所居地。春秋时期为晋国辖区,战国时期归属魏国。魏文侯十七年(公元前429年)在黄河西岸的郃水(亦称洽水,清初断流)北岸筑城,取名“郃阳城”。秦朝时期置“郃阳邑”。汉朝置邰阳县,据史籍《百家姓》注邰阳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武功县。1964年甲辰9月国务院更改生僻地名,称合阳县。
兴平县:今陕西省兴平市。兴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封建王朝曾两次在兴平建都:一次是在周夷王二十五年(公元前908年),把国都由镐京迁到犬丘(今陕西兴平南佐村);一次是在楚汉相争时,项羽封章邯为雍王,王都设在废丘(今陕西兴平南佐村)。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始置槐里县。唐“安史之乱”爆发后此地置“兴平军”,因该军平叛安史之乱有功,故于唐至德二年(757年)以该军之名命名为兴平县,取“兴旺平安”之意,县名沿袭至今。
鄢陵县:今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周朝时期的鄢国之地。春秋初期郑武公灭鄢国后,改为部陵,遂为郑国之地。战国时期属韩国,汉朝时期置为鄢陵县。此后,除南北朝北齐时曾一度省入许昌县外(隋朝时期复置),皆无变。自五代改属开封府后,历宋、元(曰汴梁路)、明、清四朝不变。民国初年(1912年)鄢陵属开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鄢陵一直属许昌专区,1986年定为河南省许昌市辖县。
鹿邑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春秋楚国苦县地,传老子李耳即为此地人。至东汉时期分置武平县。晋朝时期,武平一度省入苦县,一年后复置。至隋朝时期,改武平县为鹿邑县,此以鹿邑命名建县之始,故城在今治西部,后武平之名遂不再见。而源于苦县的谷阳县(东晋)、真源县、仙(唐),蝉联至宋朝时期改卫真县亦于元朝时期省入鹿邑,此县遂确立,至今不变。隋朝时期元朝时期曾移令治。民国初期(1912年)属鹿邑开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鹿邑至1952年属淮阳专区,1953年属商丘地区,1958年―1960年一度属开封专区,1965年后属周口地区,今属于河南省周口市。
太康县:太康城相传为夏朝太康所建;故以人名命地。秦朝时期于此地区置阳夏县。汉朝时期改置扶乐县,至晋朝时期省黜。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省入扶沟县,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复置。隋开皇七年(587年)改称太康县。隋开皇年间复置。唐朝贞观初年(618年)省入太康,太康遂一统全境,至今不变。太康之地的隶属关系在历史上时有改变,但多不离推阳国(淮阳郡、陈国、陈郡)与开封府(元田汴梁路)两地。明朝时期属开封府。清朝雍正年间改属陈州府。民国初期(1912年)属开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太康初属淮阳专区,1953年起属商丘专区,1958年―1960年属开封专区,1965年改属周口专区,今属于河南省周口市。
柘城县:秦朝时期置拓县,据云:”邑有拓沟,以此名县”。西汉时期属淮阳国,东汉时期属陈国。西晋时期废黜,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改称拓城县,属梁郡。唐贞观初年(618年)省入谷熟、宁陵二县,唐永淳元年(682年)复置。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省入宁陵,一旋复置。明朝时期属睢州,并为州治。清朝时期属归德府。民国初年(1912年)属开封道。建国后,除1958~1960年一度合并于开封地区外,一直属商丘地区,至今不变。
民权县:倡议设置民权县始于1928年2月,其根据是谓此一地区在睢县、考城、兰封、宁陵四县之边做,毗连河北省之东明与山东省之曹县、定陶。地广人稀,难以治理。民国政府批准此项倡议,遂将杞县之人和、新兴、西肥、巴河、双塔五社与睢县之七、八、九等区另辟一县,命名为民权。当时全县分为六区,其一二三四等区系由睢县划归者.其五六两区系由杞县划归者,设县治于李坝集。至八月筹备事宜全部完成,翌年通过立法手续明令建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民权除了在1958~1960年一度合并于开封专区外,一直属河南省商丘地区,至今不变。
宁陵县:春秋时期属于宋国的宁邑之地。战国时期属魏国。西汉时期始置宁陵县,属陈留郡。东汉于其地又置已吾县,两县并存七百余年,至南北朝北齐时期,已吾县省入下邑县。汉朝以后,宁陵的隶属关系多有变化,惟县除北齐时一度废、隋开皇间复置外,直至今日不变。金大定十年(1170年)改隶归德府(州),直至清朝末期。1913年属开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宁陵除了在1958~1959年属开封专区、1960年一度撤销外,一直属于河南省商丘专区,至今不变。
扶沟县:汉朝时期置扶沟县,属淮阳国,后历代相沿。除了晋朝时期初省后复,隶属关系多有改变外,该县之建置二千年来基本未动。五代以后隶属开封府,直至清朝初始改属陈州府。1912年属开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初属淮阳专区,1953年后改属许昌专区,自1956年改属周口专区,今属于河南省周口市。
冠县:春秋时期为晋国的冠氏邑。隋开皇六年(586年),析馆陶县东部和清渊县南部置冠氏县,其境域待考。唐贞观元年(627年),撤销清水县(原清渊县)并入冠氏县,境域扩大。元朝时期更名位冠州。明朝初期改位冠县,其境北越馆陶、邱县域,东界清河县的清河屯,西界威县的方家营,南界威县的沙儿寨,北界南宫县的红河村。1934年测定,全县面积为七百二十五平方公里,其中,“河北十八村”约一百平方公里。1940年7月,“河北十八村”划属清江县,其他境域未变。1943年7月,原冠县的第六、八区(张庄和清水区)划属冠堂边办事处;同年11月,冠堂边办事处撤销,第六区划属武训县,第八区及冠、馆路以北划属永智县。时县域北界为冠堂路和冠馆路,西界至唐寺,东界和南界为原县境,时境域最小。1945年8月,撤销武训县,永智县和冠县合并称永智县,是年12月,恢复冠县称谓。县域东界辛集的刘八寨,西界漳卫河东岸的南馆陶和北馆陶,南界、北界未变。1946年3月,南馆陶区、北馆陶区回属馆陶县,县境与1940年前县属河南境域大体相当。1956年3月,原堂邑县的柳林区、辛集区和温集区的定远寨、范王庄、黑周三个乡划属冠县,县域扩大。1958年12月,馆陶县全部、莘县的燕店和王奉两公社划归冠县,1961年7月,冠县、馆陶县两县分治,原馆陶县地回属馆陶,原莘县燕店、王奉公社回属莘县。1965年3月,馆陶县属漳卫河东岸南馆陶区的张庄、么庄、东古城、乜村和北馆陶区的杨召、万善、肖城、许庄、城关等九个公社再次划归冠县,至今境域未变。
嘉祥县:今山东省嘉祥县。西周时期属兖州,春秋时期属鲁国南武城,战国时期属齐国。秦朝时期属薛郡爱戚县。到三国曹魏十七属兖州山阳郡巨野县。西晋泰始元年(265年)属兖州高平国巨野县。东晋天平元年(395年)分属兖州高平郡巨野县和兖州任城郡任城县。隋大业八年(612年)分属兖州东平郡巨野县和兖州鲁郡任城县。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分属河南道郓州东平郡巨野县和河南道鲁郡任城县。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分属河南道郓州东平郡巨野县和河南道兖州鲁郡任城县。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分属河南道济州巨野县、任城县。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属京东西路济州巨野县、任城县。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析巨野、任城二县地置县,治所设在山口镇。借春秋时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狞获麟”的故事,取其祥瑞之意,定名为嘉祥县,时属山东西路济州。元朝初期属山东东西道济宁路总管府,元宪宗二年(1252年)属山东东西道东平路总管府,元至元三年(1266年)改属济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属济宁路单州。明朝初期隶属未变,明洪武四年(1371年)属山东布政司济宁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属兖州府。清朝初年(1644年)属山东省兖州府济宁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属于济宁直隶州,雍正八年(1730年)属曹州府济宁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属兖州府济宁州,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复属济宁直隶州。1913年属山东省岱南道,1914年改属济宁道,1928年5月直属山东省,1938年11月日伪嘉祥县公署隶属日伪山东省公署鲁西道尹公署,1939年7月日伪嘉祥县公署隶属日伪山东省公署兖济道尹公署,1944年10月嘉祥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冀鲁豫十一专署巨南办事处。1945年11月隶属背鲁预三专署,1946年1月隶属冀鲁豫七专署、3月隶属冀鲁豫二专署、11月隶属冀鲁豫七专署。1949年8月嘉祥县属平原省湖西专区,1952年11月属山东省湖西专区,1953年8月,属山东省济宁专区。1958年11月撤销嘉祥县建制,大部地区并入济宁市;1962年1月恢复嘉祥县原建制,仍属山东省济宁专区。1967年2月嘉祥县属山东省济宁地区。1983年10月至今,嘉祥县属山东省济宁市。
静海县:今天津市静海区。春秋时期属齐国,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静海一带被割让给燕国。战国时期的齐宣王八年(前312年),齐国伐燕后复属齐国。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燕将乐毅伐齐后再属燕国。赵孝成王十九年(前247年),赵国和燕国交换土地,静海一带属赵国。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属秦国钜鹿郡上谷地。东汉元和二年(90年)属河间国,东汉建安末年(219年)属章武郡。三国时期属魏国冀州刺史部章武郡。西晋太始元年(265年)属章武国。东晋十六国时期属冀州章武郡。南北朝时期属瀛州章武郡。隋大业三年(607年)属瀛州河间郡。唐朝时期先属河北道沧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属景州。五代十国时期属辽国南京道析津府宁州。北宋时期先属河北路沧州,宋庆历四年(1048年)属高阳关路沧州。金国时期属河北东路清州。元太宗二年(1230年)先属清宁府,后属中书省河间路清州。明洪武八年(1375年)属北平府,明洪武十年(1377年)属河间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属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属天津府,清同治九年(1870年)属津海关道。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观察使,1914年属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6年属河北省天津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7年,属河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日寇侵占中国后属津海道,1945年属河北省第二行政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1949年10月,属河北省天津专区。1958年12月属河北省天津市,1961年6月由天津市、天津专区双重领导,1967年1月属天津专区,1973年8月至今属天津市。
渔阳县:今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玉田之名源于“阳伯雍无终山种玉”的故事,其地域的人类活动、开发建设的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称无终子国。战国时期为燕国地,属右北平郡。秦朝时期归右北平郡无终县地。两汉时期为无终、徐无二县地,先隶燕郡,后改属右北平郡。南北朝北周时期废徐无县并入无终县地。隋朝初期仍为无终县地,隋大业初年(605年)无终县改为渔阳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划出渔阳县东部建无终县,玉田属之,县治所在玉田城关;唐贞观元年(627年)撤销无终县并入渔阳县地,唐乾封二年(667年)又分渔阳县复置无终县,玉田仍属之,为幽州地;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更名玉田县。唐神龙元年(705年)改属营州地,唐开元四年(716年)还属幽州地,唐开元八年(720年)又属营州地,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复属幽州地,唐开元十八年(730年)改属蓟州地。辽国时期仍为蓟州地,属南京道析津府。宋宣和六年(1124年)改玉田县为经州,属宋之燕山府路;宋宣和七年(1125年)又为金国之地,复名玉田县,属大兴府蓟州辖。金泰和年间(1201~1209年),划出县之东境始建丰闰县(明朝以后改为丰润县)。元至元二年(1265年)撤销丰闰县并入玉田县,后又分出复置,时为大都路(即金中都大兴府)治下的蓟州地。明朝初期属北平府蓟州,明永乐元年(1403年)移光州左屯卫于该地,改北平府为直隶顺天府,玉田县属直隶顺天府蓟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永平府,治所在今卢龙;清乾隆八年(1743年)改属直隶遵化州。1913年废州府置设道,玉田县地属直隶省津海道;1928年废道改直隶省为河北省,直属河北省。抗日战争时期,玉田县的地域归属随着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变更。1939年冀东抗日根据地建立时,为丰玉遵联合县地。1940年12月在玉田西南部建立玉田特别区,属蓟宝玉联合县。1941年10月改丰玉遵联合县为丰玉遵、丰玉宁两个联合县,属晋察冀边区十三专署。1943年2月又合并为丰玉遵宁联合县,同年8月再度划开为丰玉遵、丰玉宁两个联合县,属冀热边行署五专署;当年7月于玉田特别区和丰玉宁联合县北部、西部建立了玉蓟宝联合县。1945年6月划玉蓟宝联合县为玉蓟、玉宝两个联合县。改属冀热辽行署十八专署。1946年2月抗日胜利后,恢复了玉田县建制,属冀东行署十五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河北省唐山专员公署。五十年代初,全县划分八个区,1958年8月区制撤销,1958年底丰润县的沙流河、白官屯、丰登坞,宁河县的东丰台计四个乡并入玉田县。1960年2月蓟县的上仓、下仓和城关、殷溜、马伸桥部分地区划归玉田,同年专市合并属唐山市。1961年5月专市分开后仍属唐山专员公署,同年7月,丰润、宁河并入玉田部分,划回原县。1962年7月蓟县划入玉田县部分,复归蓟县。1983年5月,撤销唐山地区行政公署,实行市管县体制,改属唐山市。
上党堂:以望立堂。
淮南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睢州堂:以望立堂。
兴平堂:以望立堂。
鄢陵堂:以望立堂。
鹿邑堂:以望立堂。
太康堂:以望立堂。
柘城堂:以望立堂。
民权堂:以望立堂。
宁陵堂:以望立堂。
冠氏堂:以望立堂。
嘉祥堂:以望立堂。
静海堂:以望立堂。
渔阳堂:以望立堂。
东平堂:以望立堂,亦称东临堂。
开封堂:以望立堂,亦称大梁堂。
郃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合阳堂。
扶沟堂:以望立堂,亦称淮阳堂、陈州堂。
太霞堂:唐朝时有轩辕集居罗浮山为道士,年过百岁仍容颜不老,坐在暗室中,目光射数丈。著有《太霞》十二篇。唐武宗召见他询问长生的法术。轩辕集说:“绝声色,薄滋味,哀乐一致,德施无偏,尧舜禹汤之所以寿也!”
榆西堂:长城东起榆关(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一万二千多公里。由此而分塞外与中原,故以居住地为堂号。该地轩氏谦和达理、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淡泊敬诚。
一、轩辕(軒轅)xuān yu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大同、河南之卢氏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云:“亦为帝鸿氏。《风俗通》:‘轩辕,即黄帝也。’姓公孙,或言姓姬。”归“以名为氏”之列。(按:《史记·索隐》称:“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又,《汉书·古今人表》则称:“黄帝作轩冕之服,故谓之轩辕。”皆可参考。)唐代有轩辕集,东莞人;又有轩辕弥明;宋代有轩辕损、轩辕範(范)。
二、轩辕(軒轅)
轩辕姓分布:河南扶沟、临颍、台湾嘉义、台北等地均有此姓。
轩辕姓起源:黄帝之后,以号为姓,见《风俗通》。
轩辕姓名人:
轩辕集,唐时博罗人,名道士,隐居罗浮山。
郡望:高阳。
变化:
1、后有改轩氏者。
2、亦作帝鸿氏。
轩辕姓古代名人
轩辕(公元前2717—前2599年),上古帝王。即黄帝轩辕氏,少典与附宝之子。轩辕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曾战胜炎帝于阪泉,战胜蚩尤于涿鹿,诸侯尊为天子,后人以之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上党郡:“上党”在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上与天为党也”,故名。上党地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此后赵魏韩三家分晋,都占据了上党地区的一部分,战国时期韩国置郡,但是具体的郡置如今已经难以考证。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地为三十六郡,上党郡承之,是其中大郡之一,治所在长子(今山西长子),这个郡级行政区划辖治范围大致是以今天山西省长治市为中心的山西省东南部地区。西汉时期沿置,辖县十四个;东汉时期辖县减少到十三个。三国时期,上党郡治所向东北迁移到壶口关(今山西长治北部,但不是壶关县)。西晋时期,辖县十个,郡治进一步向东北迁移到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部)。十六国时期,除后周政权短暂改名为潞州外,上党郡基本被保留,到北魏时期郡治又迁回壶关。隋朝建立后,废并原壶关县,建上党县,并将上党郡治迁往上党县(今山西长治),辖县十个。唐朝时期,改上党郡为潞州,从此上党郡之名不复存在,但之后历朝历代仍保留上党县,直到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改上党县为长治县,从此上党作为地名不再存在。
淮南郡:汉朝曾置淮南国,治所在六安(今安徽六安),后改为郡,迁治至寿春(今安徽寿县)。曹魏政权时期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隋朝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朝时期为寿州寿春郡)。唐朝时期有淮南道,治所在扬州,自今湖北应山、安陆、应城以东,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其郡境内;唐朝中叶以后,置淮南节度使,亦治扬州。宋朝时期有淮南路,治扬州;后分为东西二路:西界在今湖北黄陂、河南光山一带,东西二路的分界在今安徽省凤阳、和县一带。
汝南郡:西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25年―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睢州:今河南省商丘市睢县。秦朝时期置为襄邑,宋朝时期改称拱州,金国时期始置睢州路,元朝时期称睢州,民国以后称睢县并一直至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东平州:今山东省东平县。春秋时期为鲁国的附庸须句国,战国时期属齐国,秦朝时期设为薛郡,汉朝时期置为须昌县,晋朝时期徙东平国来治,南朝宋时期始称东平郡。北齐时期郡废县徙,隋朝时期复置须昌县,唐朝时期移郓州来治,复改为东平郡,宋朝时期称东平府,元朝时期改为东平路,明朝时期降为州,省须城县入州。清朝时期东平属山东泰安府,民国初期改州为县,属山东东临道。
开封府:古称大梁、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河南省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封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著称,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夏王朝(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老丘),直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七年。春秋时期(前743年―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战国时期(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灭魏国,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汉景帝元年(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南北朝时期,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唐延和元年(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唐天佑四年(907年),后梁政权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938年,称开封为东京。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王朝,开封升为府。北宋时期开封人口曾达一百五十万,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国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金贞佑二年(1214年),金国迁都开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明朝时期,开封经济繁荣,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进行防御,开封城遭道严重破坏,城中原三十七万人口仅剩三万余人。清朝时期设开封府,清朝末期开封辟为商埠,民族资本工业兴起,先后创办了机械、兵器、面粉、火柴、烟草等工厂。民国期间,开封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24日开封被人民解放军解放,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开封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河南省会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辖市。1982年,开封市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郃阳县:今陕西省合阳县。郃阳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合阳土地上繁衍生息,部落时代有华氏部族聚居之地。夏、商、周时期为古“华国”,亦名“有华国”,周族远祖至公刘所居地。春秋时期为晋国辖区,战国时期归属魏国。魏文侯十七年(公元前429年)在黄河西岸的郃水(亦称洽水,清初断流)北岸筑城,取名“郃阳城”。秦朝时期置“郃阳邑”。汉朝置邰阳县,据史籍《百家姓》注邰阳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武功县。1964年甲辰9月国务院更改生僻地名,称合阳县。
兴平县:今陕西省兴平市。兴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封建王朝曾两次在兴平建都:一次是在周夷王二十五年(公元前908年),把国都由镐京迁到犬丘(今陕西兴平南佐村);一次是在楚汉相争时,项羽封章邯为雍王,王都设在废丘(今陕西兴平南佐村)。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始置槐里县。唐“安史之乱”爆发后此地置“兴平军”,因该军平叛安史之乱有功,故于唐至德二年(757年)以该军之名命名为兴平县,取“兴旺平安”之意,县名沿袭至今。
鄢陵县:今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周朝时期的鄢国之地。春秋初期郑武公灭鄢国后,改为部陵,遂为郑国之地。战国时期属韩国,汉朝时期置为鄢陵县。此后,除南北朝北齐时曾一度省入许昌县外(隋朝时期复置),皆无变。自五代改属开封府后,历宋、元(曰汴梁路)、明、清四朝不变。民国初年(1912年)鄢陵属开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鄢陵一直属许昌专区,1986年定为河南省许昌市辖县。
鹿邑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春秋楚国苦县地,传老子李耳即为此地人。至东汉时期分置武平县。晋朝时期,武平一度省入苦县,一年后复置。至隋朝时期,改武平县为鹿邑县,此以鹿邑命名建县之始,故城在今治西部,后武平之名遂不再见。而源于苦县的谷阳县(东晋)、真源县、仙(唐),蝉联至宋朝时期改卫真县亦于元朝时期省入鹿邑,此县遂确立,至今不变。隋朝时期元朝时期曾移令治。民国初期(1912年)属鹿邑开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鹿邑至1952年属淮阳专区,1953年属商丘地区,1958年―1960年一度属开封专区,1965年后属周口地区,今属于河南省周口市。
太康县:太康城相传为夏朝太康所建;故以人名命地。秦朝时期于此地区置阳夏县。汉朝时期改置扶乐县,至晋朝时期省黜。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省入扶沟县,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复置。隋开皇七年(587年)改称太康县。隋开皇年间复置。唐朝贞观初年(618年)省入太康,太康遂一统全境,至今不变。太康之地的隶属关系在历史上时有改变,但多不离推阳国(淮阳郡、陈国、陈郡)与开封府(元田汴梁路)两地。明朝时期属开封府。清朝雍正年间改属陈州府。民国初期(1912年)属开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太康初属淮阳专区,1953年起属商丘专区,1958年―1960年属开封专区,1965年改属周口专区,今属于河南省周口市。
柘城县:秦朝时期置拓县,据云:”邑有拓沟,以此名县”。西汉时期属淮阳国,东汉时期属陈国。西晋时期废黜,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改称拓城县,属梁郡。唐贞观初年(618年)省入谷熟、宁陵二县,唐永淳元年(682年)复置。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省入宁陵,一旋复置。明朝时期属睢州,并为州治。清朝时期属归德府。民国初年(1912年)属开封道。建国后,除1958~1960年一度合并于开封地区外,一直属商丘地区,至今不变。
民权县:倡议设置民权县始于1928年2月,其根据是谓此一地区在睢县、考城、兰封、宁陵四县之边做,毗连河北省之东明与山东省之曹县、定陶。地广人稀,难以治理。民国政府批准此项倡议,遂将杞县之人和、新兴、西肥、巴河、双塔五社与睢县之七、八、九等区另辟一县,命名为民权。当时全县分为六区,其一二三四等区系由睢县划归者.其五六两区系由杞县划归者,设县治于李坝集。至八月筹备事宜全部完成,翌年通过立法手续明令建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民权除了在1958~1960年一度合并于开封专区外,一直属河南省商丘地区,至今不变。
宁陵县:春秋时期属于宋国的宁邑之地。战国时期属魏国。西汉时期始置宁陵县,属陈留郡。东汉于其地又置已吾县,两县并存七百余年,至南北朝北齐时期,已吾县省入下邑县。汉朝以后,宁陵的隶属关系多有变化,惟县除北齐时一度废、隋开皇间复置外,直至今日不变。金大定十年(1170年)改隶归德府(州),直至清朝末期。1913年属开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宁陵除了在1958~1959年属开封专区、1960年一度撤销外,一直属于河南省商丘专区,至今不变。
扶沟县:汉朝时期置扶沟县,属淮阳国,后历代相沿。除了晋朝时期初省后复,隶属关系多有改变外,该县之建置二千年来基本未动。五代以后隶属开封府,直至清朝初始改属陈州府。1912年属开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初属淮阳专区,1953年后改属许昌专区,自1956年改属周口专区,今属于河南省周口市。
冠县:春秋时期为晋国的冠氏邑。隋开皇六年(586年),析馆陶县东部和清渊县南部置冠氏县,其境域待考。唐贞观元年(627年),撤销清水县(原清渊县)并入冠氏县,境域扩大。元朝时期更名位冠州。明朝初期改位冠县,其境北越馆陶、邱县域,东界清河县的清河屯,西界威县的方家营,南界威县的沙儿寨,北界南宫县的红河村。1934年测定,全县面积为七百二十五平方公里,其中,“河北十八村”约一百平方公里。1940年7月,“河北十八村”划属清江县,其他境域未变。1943年7月,原冠县的第六、八区(张庄和清水区)划属冠堂边办事处;同年11月,冠堂边办事处撤销,第六区划属武训县,第八区及冠、馆路以北划属永智县。时县域北界为冠堂路和冠馆路,西界至唐寺,东界和南界为原县境,时境域最小。1945年8月,撤销武训县,永智县和冠县合并称永智县,是年12月,恢复冠县称谓。县域东界辛集的刘八寨,西界漳卫河东岸的南馆陶和北馆陶,南界、北界未变。1946年3月,南馆陶区、北馆陶区回属馆陶县,县境与1940年前县属河南境域大体相当。1956年3月,原堂邑县的柳林区、辛集区和温集区的定远寨、范王庄、黑周三个乡划属冠县,县域扩大。1958年12月,馆陶县全部、莘县的燕店和王奉两公社划归冠县,1961年7月,冠县、馆陶县两县分治,原馆陶县地回属馆陶,原莘县燕店、王奉公社回属莘县。1965年3月,馆陶县属漳卫河东岸南馆陶区的张庄、么庄、东古城、乜村和北馆陶区的杨召、万善、肖城、许庄、城关等九个公社再次划归冠县,至今境域未变。
嘉祥县:今山东省嘉祥县。西周时期属兖州,春秋时期属鲁国南武城,战国时期属齐国。秦朝时期属薛郡爱戚县。到三国曹魏十七属兖州山阳郡巨野县。西晋泰始元年(265年)属兖州高平国巨野县。东晋天平元年(395年)分属兖州高平郡巨野县和兖州任城郡任城县。隋大业八年(612年)分属兖州东平郡巨野县和兖州鲁郡任城县。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分属河南道郓州东平郡巨野县和河南道鲁郡任城县。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分属河南道郓州东平郡巨野县和河南道兖州鲁郡任城县。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分属河南道济州巨野县、任城县。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属京东西路济州巨野县、任城县。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析巨野、任城二县地置县,治所设在山口镇。借春秋时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狞获麟”的故事,取其祥瑞之意,定名为嘉祥县,时属山东西路济州。元朝初期属山东东西道济宁路总管府,元宪宗二年(1252年)属山东东西道东平路总管府,元至元三年(1266年)改属济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属济宁路单州。明朝初期隶属未变,明洪武四年(1371年)属山东布政司济宁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属兖州府。清朝初年(1644年)属山东省兖州府济宁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属于济宁直隶州,雍正八年(1730年)属曹州府济宁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属兖州府济宁州,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复属济宁直隶州。1913年属山东省岱南道,1914年改属济宁道,1928年5月直属山东省,1938年11月日伪嘉祥县公署隶属日伪山东省公署鲁西道尹公署,1939年7月日伪嘉祥县公署隶属日伪山东省公署兖济道尹公署,1944年10月嘉祥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冀鲁豫十一专署巨南办事处。1945年11月隶属背鲁预三专署,1946年1月隶属冀鲁豫七专署、3月隶属冀鲁豫二专署、11月隶属冀鲁豫七专署。1949年8月嘉祥县属平原省湖西专区,1952年11月属山东省湖西专区,1953年8月,属山东省济宁专区。1958年11月撤销嘉祥县建制,大部地区并入济宁市;1962年1月恢复嘉祥县原建制,仍属山东省济宁专区。1967年2月嘉祥县属山东省济宁地区。1983年10月至今,嘉祥县属山东省济宁市。
静海县:今天津市静海区。春秋时期属齐国,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静海一带被割让给燕国。战国时期的齐宣王八年(前312年),齐国伐燕后复属齐国。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燕将乐毅伐齐后再属燕国。赵孝成王十九年(前247年),赵国和燕国交换土地,静海一带属赵国。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属秦国钜鹿郡上谷地。东汉元和二年(90年)属河间国,东汉建安末年(219年)属章武郡。三国时期属魏国冀州刺史部章武郡。西晋太始元年(265年)属章武国。东晋十六国时期属冀州章武郡。南北朝时期属瀛州章武郡。隋大业三年(607年)属瀛州河间郡。唐朝时期先属河北道沧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属景州。五代十国时期属辽国南京道析津府宁州。北宋时期先属河北路沧州,宋庆历四年(1048年)属高阳关路沧州。金国时期属河北东路清州。元太宗二年(1230年)先属清宁府,后属中书省河间路清州。明洪武八年(1375年)属北平府,明洪武十年(1377年)属河间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属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属天津府,清同治九年(1870年)属津海关道。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观察使,1914年属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6年属河北省天津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7年,属河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日寇侵占中国后属津海道,1945年属河北省第二行政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1949年10月,属河北省天津专区。1958年12月属河北省天津市,1961年6月由天津市、天津专区双重领导,1967年1月属天津专区,1973年8月至今属天津市。
渔阳县:今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玉田之名源于“阳伯雍无终山种玉”的故事,其地域的人类活动、开发建设的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称无终子国。战国时期为燕国地,属右北平郡。秦朝时期归右北平郡无终县地。两汉时期为无终、徐无二县地,先隶燕郡,后改属右北平郡。南北朝北周时期废徐无县并入无终县地。隋朝初期仍为无终县地,隋大业初年(605年)无终县改为渔阳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划出渔阳县东部建无终县,玉田属之,县治所在玉田城关;唐贞观元年(627年)撤销无终县并入渔阳县地,唐乾封二年(667年)又分渔阳县复置无终县,玉田仍属之,为幽州地;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更名玉田县。唐神龙元年(705年)改属营州地,唐开元四年(716年)还属幽州地,唐开元八年(720年)又属营州地,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复属幽州地,唐开元十八年(730年)改属蓟州地。辽国时期仍为蓟州地,属南京道析津府。宋宣和六年(1124年)改玉田县为经州,属宋之燕山府路;宋宣和七年(1125年)又为金国之地,复名玉田县,属大兴府蓟州辖。金泰和年间(1201~1209年),划出县之东境始建丰闰县(明朝以后改为丰润县)。元至元二年(1265年)撤销丰闰县并入玉田县,后又分出复置,时为大都路(即金中都大兴府)治下的蓟州地。明朝初期属北平府蓟州,明永乐元年(1403年)移光州左屯卫于该地,改北平府为直隶顺天府,玉田县属直隶顺天府蓟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永平府,治所在今卢龙;清乾隆八年(1743年)改属直隶遵化州。1913年废州府置设道,玉田县地属直隶省津海道;1928年废道改直隶省为河北省,直属河北省。抗日战争时期,玉田县的地域归属随着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变更。1939年冀东抗日根据地建立时,为丰玉遵联合县地。1940年12月在玉田西南部建立玉田特别区,属蓟宝玉联合县。1941年10月改丰玉遵联合县为丰玉遵、丰玉宁两个联合县,属晋察冀边区十三专署。1943年2月又合并为丰玉遵宁联合县,同年8月再度划开为丰玉遵、丰玉宁两个联合县,属冀热边行署五专署;当年7月于玉田特别区和丰玉宁联合县北部、西部建立了玉蓟宝联合县。1945年6月划玉蓟宝联合县为玉蓟、玉宝两个联合县。改属冀热辽行署十八专署。1946年2月抗日胜利后,恢复了玉田县建制,属冀东行署十五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河北省唐山专员公署。五十年代初,全县划分八个区,1958年8月区制撤销,1958年底丰润县的沙流河、白官屯、丰登坞,宁河县的东丰台计四个乡并入玉田县。1960年2月蓟县的上仓、下仓和城关、殷溜、马伸桥部分地区划归玉田,同年专市合并属唐山市。1961年5月专市分开后仍属唐山专员公署,同年7月,丰润、宁河并入玉田部分,划回原县。1962年7月蓟县划入玉田县部分,复归蓟县。1983年5月,撤销唐山地区行政公署,实行市管县体制,改属唐山市。
上党堂:以望立堂。
淮南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睢州堂:以望立堂。
兴平堂:以望立堂。
鄢陵堂:以望立堂。
鹿邑堂:以望立堂。
太康堂:以望立堂。
柘城堂:以望立堂。
民权堂:以望立堂。
宁陵堂:以望立堂。
冠氏堂:以望立堂。
嘉祥堂:以望立堂。
静海堂:以望立堂。
渔阳堂:以望立堂。
东平堂:以望立堂,亦称东临堂。
开封堂:以望立堂,亦称大梁堂。
郃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合阳堂。
扶沟堂:以望立堂,亦称淮阳堂、陈州堂。
太霞堂:唐朝时有轩辕集居罗浮山为道士,年过百岁仍容颜不老,坐在暗室中,目光射数丈。著有《太霞》十二篇。唐武宗召见他询问长生的法术。轩辕集说:“绝声色,薄滋味,哀乐一致,德施无偏,尧舜禹汤之所以寿也!”
榆西堂:长城东起榆关(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一万二千多公里。由此而分塞外与中原,故以居住地为堂号。该地轩氏谦和达理、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淡泊敬诚。
一、轩辕(軒轅)xuān yu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大同、河南之卢氏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云:“亦为帝鸿氏。《风俗通》:‘轩辕,即黄帝也。’姓公孙,或言姓姬。”归“以名为氏”之列。(按:《史记·索隐》称:“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又,《汉书·古今人表》则称:“黄帝作轩冕之服,故谓之轩辕。”皆可参考。)唐代有轩辕集,东莞人;又有轩辕弥明;宋代有轩辕损、轩辕範(范)。
二、轩辕(軒轅)
轩辕姓分布:河南扶沟、临颍、台湾嘉义、台北等地均有此姓。
轩辕姓起源:黄帝之后,以号为姓,见《风俗通》。
轩辕姓名人:
轩辕集,唐时博罗人,名道士,隐居罗浮山。
郡望:高阳。
变化:
1、后有改轩氏者。
2、亦作帝鸿氏。
一、轩辕(軒轅)xuān yu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大同、河南之卢氏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云:“亦为帝鸿氏。《风俗通》:‘轩辕,即黄帝也。’姓公孙,或言姓姬。”归“以名为氏”之列。(按:《史记·索隐》称:“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又,《汉书·古今人表》则称:“黄帝作轩冕之服,故谓之轩辕。”皆可参考。)唐代有轩辕集,东莞人;又有轩辕弥明;宋代有轩辕损、轩辕範(范)。
二、轩辕(軒轅)
轩辕姓分布:河南扶沟、临颍、台湾嘉义、台北等地均有此姓。
轩辕姓起源:黄帝之后,以号为姓,见《风俗通》。
轩辕姓名人:
轩辕集,唐时博罗人,名道士,隐居罗浮山。
郡望:高阳。
变化:
1、后有改轩氏者。
2、亦作帝鸿氏。
上党郡:“上党”在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上与天为党也”,故名。上党地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此后赵魏韩三家分晋,都占据了上党地区的一部分,战国时期韩国置郡,但是具体的郡置如今已经难以考证。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地为三十六郡,上党郡承之,是其中大郡之一,治所在长子(今山西长子),这个郡级行政区划辖治范围大致是以今天山西省长治市为中心的山西省东南部地区。西汉时期沿置,辖县十四个;东汉时期辖县减少到十三个。三国时期,上党郡治所向东北迁移到壶口关(今山西长治北部,但不是壶关县)。西晋时期,辖县十个,郡治进一步向东北迁移到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部)。十六国时期,除后周政权短暂改名为潞州外,上党郡基本被保留,到北魏时期郡治又迁回壶关。隋朝建立后,废并原壶关县,建上党县,并将上党郡治迁往上党县(今山西长治),辖县十个。唐朝时期,改上党郡为潞州,从此上党郡之名不复存在,但之后历朝历代仍保留上党县,直到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改上党县为长治县,从此上党作为地名不再存在。
淮南郡:汉朝曾置淮南国,治所在六安(今安徽六安),后改为郡,迁治至寿春(今安徽寿县)。曹魏政权时期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隋朝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朝时期为寿州寿春郡)。唐朝时期有淮南道,治所在扬州,自今湖北应山、安陆、应城以东,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其郡境内;唐朝中叶以后,置淮南节度使,亦治扬州。宋朝时期有淮南路,治扬州;后分为东西二路:西界在今湖北黄陂、河南光山一带,东西二路的分界在今安徽省凤阳、和县一带。
汝南郡:西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25年―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睢州:今河南省商丘市睢县。秦朝时期置为襄邑,宋朝时期改称拱州,金国时期始置睢州路,元朝时期称睢州,民国以后称睢县并一直至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东平州:今山东省东平县。春秋时期为鲁国的附庸须句国,战国时期属齐国,秦朝时期设为薛郡,汉朝时期置为须昌县,晋朝时期徙东平国来治,南朝宋时期始称东平郡。北齐时期郡废县徙,隋朝时期复置须昌县,唐朝时期移郓州来治,复改为东平郡,宋朝时期称东平府,元朝时期改为东平路,明朝时期降为州,省须城县入州。清朝时期东平属山东泰安府,民国初期改州为县,属山东东临道。
开封府:古称大梁、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河南省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封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著称,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夏王朝(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老丘),直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七年。春秋时期(前743年―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战国时期(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灭魏国,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汉景帝元年(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南北朝时期,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唐延和元年(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唐天佑四年(907年),后梁政权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938年,称开封为东京。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王朝,开封升为府。北宋时期开封人口曾达一百五十万,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国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金贞佑二年(1214年),金国迁都开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明朝时期,开封经济繁荣,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进行防御,开封城遭道严重破坏,城中原三十七万人口仅剩三万余人。清朝时期设开封府,清朝末期开封辟为商埠,民族资本工业兴起,先后创办了机械、兵器、面粉、火柴、烟草等工厂。民国期间,开封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24日开封被人民解放军解放,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开封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河南省会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辖市。1982年,开封市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郃阳县:今陕西省合阳县。郃阳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合阳土地上繁衍生息,部落时代有华氏部族聚居之地。夏、商、周时期为古“华国”,亦名“有华国”,周族远祖至公刘所居地。春秋时期为晋国辖区,战国时期归属魏国。魏文侯十七年(公元前429年)在黄河西岸的郃水(亦称洽水,清初断流)北岸筑城,取名“郃阳城”。秦朝时期置“郃阳邑”。汉朝置邰阳县,据史籍《百家姓》注邰阳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武功县。1964年甲辰9月国务院更改生僻地名,称合阳县。
兴平县:今陕西省兴平市。兴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封建王朝曾两次在兴平建都:一次是在周夷王二十五年(公元前908年),把国都由镐京迁到犬丘(今陕西兴平南佐村);一次是在楚汉相争时,项羽封章邯为雍王,王都设在废丘(今陕西兴平南佐村)。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始置槐里县。唐“安史之乱”爆发后此地置“兴平军”,因该军平叛安史之乱有功,故于唐至德二年(757年)以该军之名命名为兴平县,取“兴旺平安”之意,县名沿袭至今。
鄢陵县:今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周朝时期的鄢国之地。春秋初期郑武公灭鄢国后,改为部陵,遂为郑国之地。战国时期属韩国,汉朝时期置为鄢陵县。此后,除南北朝北齐时曾一度省入许昌县外(隋朝时期复置),皆无变。自五代改属开封府后,历宋、元(曰汴梁路)、明、清四朝不变。民国初年(1912年)鄢陵属开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鄢陵一直属许昌专区,1986年定为河南省许昌市辖县。
鹿邑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春秋楚国苦县地,传老子李耳即为此地人。至东汉时期分置武平县。晋朝时期,武平一度省入苦县,一年后复置。至隋朝时期,改武平县为鹿邑县,此以鹿邑命名建县之始,故城在今治西部,后武平之名遂不再见。而源于苦县的谷阳县(东晋)、真源县、仙(唐),蝉联至宋朝时期改卫真县亦于元朝时期省入鹿邑,此县遂确立,至今不变。隋朝时期元朝时期曾移令治。民国初期(1912年)属鹿邑开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鹿邑至1952年属淮阳专区,1953年属商丘地区,1958年―1960年一度属开封专区,1965年后属周口地区,今属于河南省周口市。
太康县:太康城相传为夏朝太康所建;故以人名命地。秦朝时期于此地区置阳夏县。汉朝时期改置扶乐县,至晋朝时期省黜。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省入扶沟县,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复置。隋开皇七年(587年)改称太康县。隋开皇年间复置。唐朝贞观初年(618年)省入太康,太康遂一统全境,至今不变。太康之地的隶属关系在历史上时有改变,但多不离推阳国(淮阳郡、陈国、陈郡)与开封府(元田汴梁路)两地。明朝时期属开封府。清朝雍正年间改属陈州府。民国初期(1912年)属开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太康初属淮阳专区,1953年起属商丘专区,1958年―1960年属开封专区,1965年改属周口专区,今属于河南省周口市。
柘城县:秦朝时期置拓县,据云:”邑有拓沟,以此名县”。西汉时期属淮阳国,东汉时期属陈国。西晋时期废黜,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改称拓城县,属梁郡。唐贞观初年(618年)省入谷熟、宁陵二县,唐永淳元年(682年)复置。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省入宁陵,一旋复置。明朝时期属睢州,并为州治。清朝时期属归德府。民国初年(1912年)属开封道。建国后,除1958~1960年一度合并于开封地区外,一直属商丘地区,至今不变。
民权县:倡议设置民权县始于1928年2月,其根据是谓此一地区在睢县、考城、兰封、宁陵四县之边做,毗连河北省之东明与山东省之曹县、定陶。地广人稀,难以治理。民国政府批准此项倡议,遂将杞县之人和、新兴、西肥、巴河、双塔五社与睢县之七、八、九等区另辟一县,命名为民权。当时全县分为六区,其一二三四等区系由睢县划归者.其五六两区系由杞县划归者,设县治于李坝集。至八月筹备事宜全部完成,翌年通过立法手续明令建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民权除了在1958~1960年一度合并于开封专区外,一直属河南省商丘地区,至今不变。
宁陵县:春秋时期属于宋国的宁邑之地。战国时期属魏国。西汉时期始置宁陵县,属陈留郡。东汉于其地又置已吾县,两县并存七百余年,至南北朝北齐时期,已吾县省入下邑县。汉朝以后,宁陵的隶属关系多有变化,惟县除北齐时一度废、隋开皇间复置外,直至今日不变。金大定十年(1170年)改隶归德府(州),直至清朝末期。1913年属开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宁陵除了在1958~1959年属开封专区、1960年一度撤销外,一直属于河南省商丘专区,至今不变。
扶沟县:汉朝时期置扶沟县,属淮阳国,后历代相沿。除了晋朝时期初省后复,隶属关系多有改变外,该县之建置二千年来基本未动。五代以后隶属开封府,直至清朝初始改属陈州府。1912年属开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初属淮阳专区,1953年后改属许昌专区,自1956年改属周口专区,今属于河南省周口市。
冠县:春秋时期为晋国的冠氏邑。隋开皇六年(586年),析馆陶县东部和清渊县南部置冠氏县,其境域待考。唐贞观元年(627年),撤销清水县(原清渊县)并入冠氏县,境域扩大。元朝时期更名位冠州。明朝初期改位冠县,其境北越馆陶、邱县域,东界清河县的清河屯,西界威县的方家营,南界威县的沙儿寨,北界南宫县的红河村。1934年测定,全县面积为七百二十五平方公里,其中,“河北十八村”约一百平方公里。1940年7月,“河北十八村”划属清江县,其他境域未变。1943年7月,原冠县的第六、八区(张庄和清水区)划属冠堂边办事处;同年11月,冠堂边办事处撤销,第六区划属武训县,第八区及冠、馆路以北划属永智县。时县域北界为冠堂路和冠馆路,西界至唐寺,东界和南界为原县境,时境域最小。1945年8月,撤销武训县,永智县和冠县合并称永智县,是年12月,恢复冠县称谓。县域东界辛集的刘八寨,西界漳卫河东岸的南馆陶和北馆陶,南界、北界未变。1946年3月,南馆陶区、北馆陶区回属馆陶县,县境与1940年前县属河南境域大体相当。1956年3月,原堂邑县的柳林区、辛集区和温集区的定远寨、范王庄、黑周三个乡划属冠县,县域扩大。1958年12月,馆陶县全部、莘县的燕店和王奉两公社划归冠县,1961年7月,冠县、馆陶县两县分治,原馆陶县地回属馆陶,原莘县燕店、王奉公社回属莘县。1965年3月,馆陶县属漳卫河东岸南馆陶区的张庄、么庄、东古城、乜村和北馆陶区的杨召、万善、肖城、许庄、城关等九个公社再次划归冠县,至今境域未变。
嘉祥县:今山东省嘉祥县。西周时期属兖州,春秋时期属鲁国南武城,战国时期属齐国。秦朝时期属薛郡爱戚县。到三国曹魏十七属兖州山阳郡巨野县。西晋泰始元年(265年)属兖州高平国巨野县。东晋天平元年(395年)分属兖州高平郡巨野县和兖州任城郡任城县。隋大业八年(612年)分属兖州东平郡巨野县和兖州鲁郡任城县。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分属河南道郓州东平郡巨野县和河南道鲁郡任城县。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分属河南道郓州东平郡巨野县和河南道兖州鲁郡任城县。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分属河南道济州巨野县、任城县。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属京东西路济州巨野县、任城县。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析巨野、任城二县地置县,治所设在山口镇。借春秋时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狞获麟”的故事,取其祥瑞之意,定名为嘉祥县,时属山东西路济州。元朝初期属山东东西道济宁路总管府,元宪宗二年(1252年)属山东东西道东平路总管府,元至元三年(1266年)改属济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属济宁路单州。明朝初期隶属未变,明洪武四年(1371年)属山东布政司济宁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属兖州府。清朝初年(1644年)属山东省兖州府济宁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属于济宁直隶州,雍正八年(1730年)属曹州府济宁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属兖州府济宁州,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复属济宁直隶州。1913年属山东省岱南道,1914年改属济宁道,1928年5月直属山东省,1938年11月日伪嘉祥县公署隶属日伪山东省公署鲁西道尹公署,1939年7月日伪嘉祥县公署隶属日伪山东省公署兖济道尹公署,1944年10月嘉祥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冀鲁豫十一专署巨南办事处。1945年11月隶属背鲁预三专署,1946年1月隶属冀鲁豫七专署、3月隶属冀鲁豫二专署、11月隶属冀鲁豫七专署。1949年8月嘉祥县属平原省湖西专区,1952年11月属山东省湖西专区,1953年8月,属山东省济宁专区。1958年11月撤销嘉祥县建制,大部地区并入济宁市;1962年1月恢复嘉祥县原建制,仍属山东省济宁专区。1967年2月嘉祥县属山东省济宁地区。1983年10月至今,嘉祥县属山东省济宁市。
静海县:今天津市静海区。春秋时期属齐国,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静海一带被割让给燕国。战国时期的齐宣王八年(前312年),齐国伐燕后复属齐国。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燕将乐毅伐齐后再属燕国。赵孝成王十九年(前247年),赵国和燕国交换土地,静海一带属赵国。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属秦国钜鹿郡上谷地。东汉元和二年(90年)属河间国,东汉建安末年(219年)属章武郡。三国时期属魏国冀州刺史部章武郡。西晋太始元年(265年)属章武国。东晋十六国时期属冀州章武郡。南北朝时期属瀛州章武郡。隋大业三年(607年)属瀛州河间郡。唐朝时期先属河北道沧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属景州。五代十国时期属辽国南京道析津府宁州。北宋时期先属河北路沧州,宋庆历四年(1048年)属高阳关路沧州。金国时期属河北东路清州。元太宗二年(1230年)先属清宁府,后属中书省河间路清州。明洪武八年(1375年)属北平府,明洪武十年(1377年)属河间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属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属天津府,清同治九年(1870年)属津海关道。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观察使,1914年属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6年属河北省天津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7年,属河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日寇侵占中国后属津海道,1945年属河北省第二行政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1949年10月,属河北省天津专区。1958年12月属河北省天津市,1961年6月由天津市、天津专区双重领导,1967年1月属天津专区,1973年8月至今属天津市。
渔阳县:今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玉田之名源于“阳伯雍无终山种玉”的故事,其地域的人类活动、开发建设的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称无终子国。战国时期为燕国地,属右北平郡。秦朝时期归右北平郡无终县地。两汉时期为无终、徐无二县地,先隶燕郡,后改属右北平郡。南北朝北周时期废徐无县并入无终县地。隋朝初期仍为无终县地,隋大业初年(605年)无终县改为渔阳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划出渔阳县东部建无终县,玉田属之,县治所在玉田城关;唐贞观元年(627年)撤销无终县并入渔阳县地,唐乾封二年(667年)又分渔阳县复置无终县,玉田仍属之,为幽州地;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更名玉田县。唐神龙元年(705年)改属营州地,唐开元四年(716年)还属幽州地,唐开元八年(720年)又属营州地,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复属幽州地,唐开元十八年(730年)改属蓟州地。辽国时期仍为蓟州地,属南京道析津府。宋宣和六年(1124年)改玉田县为经州,属宋之燕山府路;宋宣和七年(1125年)又为金国之地,复名玉田县,属大兴府蓟州辖。金泰和年间(1201~1209年),划出县之东境始建丰闰县(明朝以后改为丰润县)。元至元二年(1265年)撤销丰闰县并入玉田县,后又分出复置,时为大都路(即金中都大兴府)治下的蓟州地。明朝初期属北平府蓟州,明永乐元年(1403年)移光州左屯卫于该地,改北平府为直隶顺天府,玉田县属直隶顺天府蓟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永平府,治所在今卢龙;清乾隆八年(1743年)改属直隶遵化州。1913年废州府置设道,玉田县地属直隶省津海道;1928年废道改直隶省为河北省,直属河北省。抗日战争时期,玉田县的地域归属随着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变更。1939年冀东抗日根据地建立时,为丰玉遵联合县地。1940年12月在玉田西南部建立玉田特别区,属蓟宝玉联合县。1941年10月改丰玉遵联合县为丰玉遵、丰玉宁两个联合县,属晋察冀边区十三专署。1943年2月又合并为丰玉遵宁联合县,同年8月再度划开为丰玉遵、丰玉宁两个联合县,属冀热边行署五专署;当年7月于玉田特别区和丰玉宁联合县北部、西部建立了玉蓟宝联合县。1945年6月划玉蓟宝联合县为玉蓟、玉宝两个联合县。改属冀热辽行署十八专署。1946年2月抗日胜利后,恢复了玉田县建制,属冀东行署十五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河北省唐山专员公署。五十年代初,全县划分八个区,1958年8月区制撤销,1958年底丰润县的沙流河、白官屯、丰登坞,宁河县的东丰台计四个乡并入玉田县。1960年2月蓟县的上仓、下仓和城关、殷溜、马伸桥部分地区划归玉田,同年专市合并属唐山市。1961年5月专市分开后仍属唐山专员公署,同年7月,丰润、宁河并入玉田部分,划回原县。1962年7月蓟县划入玉田县部分,复归蓟县。1983年5月,撤销唐山地区行政公署,实行市管县体制,改属唐山市。
上党堂:以望立堂。
淮南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睢州堂:以望立堂。
兴平堂:以望立堂。
鄢陵堂:以望立堂。
鹿邑堂:以望立堂。
太康堂:以望立堂。
柘城堂:以望立堂。
民权堂:以望立堂。
宁陵堂:以望立堂。
冠氏堂:以望立堂。
嘉祥堂:以望立堂。
静海堂:以望立堂。
渔阳堂:以望立堂。
东平堂:以望立堂,亦称东临堂。
开封堂:以望立堂,亦称大梁堂。
郃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合阳堂。
扶沟堂:以望立堂,亦称淮阳堂、陈州堂。
太霞堂:唐朝时有轩辕集居罗浮山为道士,年过百岁仍容颜不老,坐在暗室中,目光射数丈。著有《太霞》十二篇。唐武宗召见他询问长生的法术。轩辕集说:“绝声色,薄滋味,哀乐一致,德施无偏,尧舜禹汤之所以寿也!”
榆西堂:长城东起榆关(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一万二千多公里。由此而分塞外与中原,故以居住地为堂号。该地轩氏谦和达理、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淡泊敬诚。
一、轩辕(軒轅)xuān yu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大同、河南之卢氏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云:“亦为帝鸿氏。《风俗通》:‘轩辕,即黄帝也。’姓公孙,或言姓姬。”归“以名为氏”之列。(按:《史记·索隐》称:“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又,《汉书·古今人表》则称:“黄帝作轩冕之服,故谓之轩辕。”皆可参考。)唐代有轩辕集,东莞人;又有轩辕弥明;宋代有轩辕损、轩辕範(范)。
二、轩辕(軒轅)
轩辕姓分布:河南扶沟、临颍、台湾嘉义、台北等地均有此姓。
轩辕姓起源:黄帝之后,以号为姓,见《风俗通》。
轩辕姓名人:
轩辕集,唐时博罗人,名道士,隐居罗浮山。
郡望:高阳。
变化:
1、后有改轩氏者。
2、亦作帝鸿氏。
其他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