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īng,xìng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791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内容来源于:www.wxgyjj.com
或与慕容家族有关,或由地名而来。
根据《路史》和《北史》记载,在公元386年鲜卑人的另一支拓跋部的拓跋珪在中国北方偏西部地区建立了魏国,以后国势逐渐强盛,这样中国北方就形成了鲜卑人的两个重要政权:一个是较强大的慕容部的燕国,一个是新崛起的拓跋部的魏国,起初两国关系尚好,后来关系恶化。
在公元395年两国的一次战争中,燕军由于轻敌而战败,至使四五万燕军被俘,并遭集体坑杀。于是两个部族间结下了极深的仇恨。后来燕政权被迫退出中原地区,魏取代燕成为中原的统治者,并大有统一中国之势。慕容部的燕政权虽然退出了中原,但因“种族仍繁”成了魏统一中国的最大障碍。
公元409年,在魏境内一百余家的慕容氏准备秘密逃离魏国投奔到燕国去,但事情泄露,三百多口慕容氏成员被诛杀。事后魏主拓跋珪更加畏惧和憎恨慕容氏,于是便下令对慕容氏进行种族杀戮。第二年燕政权彻底灭亡,这时幸存的慕容氏则也改为了兴氏。
从兴姓现代人口的构成来看,除了上文提到的慕容家族后裔之外,还有一部分兴姓族人是在满族汉化过程中出现的,但是兴万亭本身是汉族,所以这一点可能也没有了。因此,现在仅剩的可能就是兴万亭一支兴姓族人,是起源江苏宜兴的土著居民,在后来的迁徙过程中逐渐迁到了东北。
一、兴(興)xī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茯鹿,山东之鱼台,辽宁之清原,黑龙江之嫩江县,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临汾、阳泉,新疆之布尔津等地有分布。汉族、回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初见于《姓苑》。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路史》注云“卫后有兴氏。”此则系出姬姓。
2、其注引《北史·慕容白曜传》云:“慕容氏破后,种族仍繁,天赐末,颇忌而诛之,时有免者,不敢姓慕容,皆以兴为氏。”此则系出鲜卑族之慕容氏。天赐,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年号。汉代有兴渠,济宁王谒者;宋代有兴侯、兴依,嘉祐进士;明有兴安,内监。《万姓统谱》载:今直隶唐县有兴氏。清代有兴永朝。
二、兴(興)
兴姓分布:河北唐县、河南洛宁、浙江开化、台湾基隆、北京、吉林、辽宁等地均有此姓。
兴姓起源:
1、系自姬姓。卫公族之后有兴氏。
2、东胡慕容氏破后,种族仍繁,北魏道武帝天赐末,颇忌而诛之,时有免者,不敢姓慕容,皆以兴为氏,后诏复旧姓,见《北史·慕容白曜传》。《魏书》作舆。
兴姓名人:
兴渠,汉时高望亭侯。兴侯,宋嘉庆间进士,四川仪陇人。
郡望:武都。
一、兴(興)xī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茯鹿,山东之鱼台,辽宁之清原,黑龙江之嫩江县,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临汾、阳泉,新疆之布尔津等地有分布。汉族、回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初见于《姓苑》。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路史》注云“卫后有兴氏。”此则系出姬姓。
2、其注引《北史·慕容白曜传》云:“慕容氏破后,种族仍繁,天赐末,颇忌而诛之,时有免者,不敢姓慕容,皆以兴为氏。”此则系出鲜卑族之慕容氏。天赐,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年号。汉代有兴渠,济宁王谒者;宋代有兴侯、兴依,嘉祐进士;明有兴安,内监。《万姓统谱》载:今直隶唐县有兴氏。清代有兴永朝。
二、兴(興)
兴姓分布:河北唐县、河南洛宁、浙江开化、台湾基隆、北京、吉林、辽宁等地均有此姓。
兴姓起源:
1、系自姬姓。卫公族之后有兴氏。
2、东胡慕容氏破后,种族仍繁,北魏道武帝天赐末,颇忌而诛之,时有免者,不敢姓慕容,皆以兴为氏,后诏复旧姓,见《北史·慕容白曜传》。《魏书》作舆。
兴姓名人:
兴渠,汉时高望亭侯。兴侯,宋嘉庆间进士,四川仪陇人。
郡望:武都。
其他姓氏
[ 兴 ]的同部首字 - [ 八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