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ǎo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87 | 2018年 | 87 | 2014年 | 90 |
2013年 | 89 | 2007年 | 88 | 2006年 | 82 |
1995年 | 84 | 1987年 | 71 | 1982年 | 110 |
明朝 | 无 | 元朝 | 100 | 宋朝 | 88 |
北宋 | 77 |
内容来源于:www.wxgyjj.com
郝姓主要源自:姜姓、子姓。
郝姓起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又称郝骨氏(又称郝省氏或赫胥氏),属于复姓省文简改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所记载:“郝氏出自郝省(骨)氏,太昊之佐也。商帝乙之世,裔孙期封于太原之郝乡,因以为氏。”据史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相传,在炎帝神农氏又叫郝骨氏,为太昊(伏羲氏)的辅佐大臣,曾帮助太昊治理部落。郝氏家谱关于郝乡的记载,在南朝梁武帝时任江夏郡太守的郝廻写的“丹阳郝氏源流总序”一文中称:“郝氏出于赫胥,为太昊佐臣,曰郝省。”“本风姓,商帝乙之世,裔孙期初封大原于郝,为邦国,后因以为氏,凡郝皆其后也。至春秋时郝为小国,迨隶盩厔之终南,徙并州之太原,周末自终南徙巴蜀汉中。”赫胥氏也称华胥氏,属伏羲母华胥氏族,属于风姓的一支(伏羲氏族为风姓)。到了商朝晚期,郝骨氏有个裔孙叫作郝骨期,被商王武乙封在郝邑(今山西太原),于是郝骨期的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氏,亦称郝氏。到了殷商末期,郝邑被姬姓周族首领古公亶父所占有,成为周族生息之地。古公亶父,就是周太王。周太王率族人居住在郝邑,周边的北狄族人常来侵犯,周太王为了避免流血冲突,遂率部离开郝邑,向西南迁徙到歧山脚下(今陕西宝鸡歧山一带),在渭水平原地区开始逐渐壮大起来。
传到周太王之孙姬昌,成为殷商四大诸侯中的西伯侯,最后其子周武王成功地推翻了殷商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西周王朝,到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晋国,郝邑归晋侯所有。
郝姓起源二
源于子姓,出自殷商第二十七代帝王帝乙之子子期的封地郝乡,属于以居邑名为氏。相传契为商的始祖,帝喾(高辛氏)之子。契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赐居于商(今河南商丘)。相传其母因吞玄鸟(乌鸦或燕子)卵而生下他,故被赐姓子。商族后来不断的壮大,终于在契的十四代孙汤的领导下,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了子氏为王的商王朝。商王朝在第二十七代帝王商康丁子嚣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郝乡(今陕西周至),称郝伯。公元前十一世纪,商王朝被周武王灭亡之后。亡国后,在郝伯子期的后裔子孙中,有人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郝氏,是为山西郝氏或陕西郝氏;另有的则以国名为氏称商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郝氏被史称郝氏正宗,族人皆尊奉商康丁、郝伯子期为得姓始祖。
关于郝氏源流于子姓(古称好姓)是比较可靠的,如果追溯到上古传说,反而为谬,那时候连赤字都不存在,何来郝之说,而那些传说的神话人物,经过后人杜撰,也多不可考。甲骨文记载有“辛亥卜赤王受侑”,意思是要问“赤”这位先公会保佑商王吗?赤字甲骨文上为人或大或天,下为火,意思是祭祀尊敬的先人,而赤字即是郝字前身。先祖契为火正,也称阏伯,商王氏族给后人取名有以齿序排列之规律,即给有贡献的王族或子孙赐以某位功业显著的先公之名的情况。先商时期商部族擅于制陶和冶铜,商族人制作的陶器和铜器卖到周边许多方国,所以先公名多有陶唐之谓,帝喾的”喾“其形与唐字极相似,喾字是后来演变。商太祖成汤甲骨文就称”唐“、”成唐“,子姓后人多尊为”赫“君,古谱有”赫赫成汤,我祖唯扬,世泽郝氏,千古留长“。
郝姓起源三
源于匈奴族,出自十六国时期胡夏(大夏)武烈帝赫连·勃勃,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史书记载:“上党、卢水、汾州郝氏出自匈奴。”匈奴族郝氏出自匈奴铁弗部。在史籍《魏书·铁弗刘虎传附屈孑传》中记载:“刘虎之曾孙屈孑耻原姓铁弗,改为赫连耳,自云徽赫与天连;又号其支庶为铁伐氏,云其宗族刚锐如铁,皆堪伐人。”1998年5月,在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黑家堡镇瓦村忘台庄,出土了一通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的《郝伏愿墓志》。这些长期留居陕北各地的匈奴郝氏部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与各民族错居杂处,不断接受汉文化的熏陶,最终都融入汉民族中去了。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徙居外地,而另一部分则在陕北繁衍生息,如今已成陕北地区大姓一族。郝氏主要分布在延长、子长、延川、清涧一带,与北朝至隋朝郝伏愿家族的活动区域相吻合。据文献《延长县志》中记载,至1986年,延长县的郝氏人口达一千九百八十一人,成为延长县的大姓之一。其族源除了出自三千年前的商汤的后裔郝氏外,出自匈奴的郝氏又是一个重要来源。
郝伏愿墓志,是陕北郝氏族人源出匈奴郝氏的历史佐证。
郝姓起源四
源于乌桓。为古代乌桓国姓氏。
古代乌桓国以太阳为图腾,其都城后来也以赤色为记,即今内蒙赤峰一带。乌桓国后来与其他民族融合,接受汉文化,其人有以图腾颜色起汉姓称赤或赫,有以地为姓称郝,其中赫、郝又多误记误传,混淆起来。
郝姓起源五
源于西南夷,出自唐朝时期西南地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唐朝时期南蛮有郝氏。据史籍《旧唐书·南蛮传》中记载:“南蛮有郝、杨、刘三姓。”
郝姓起源六
源于党项族,出自宋朝时期西夏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史书记载:“西夏人中有郝氏。”
郝姓起源七
源于满族。
其一,源于纥石烈部(赫舍里氏)。纥石烈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古肃慎时代。最迟在唐朝末期,纥石烈已经成为靺鞨(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详见《金史·本传》)。到了金朝时期,纥石烈部人口众多,开始向全国分布。金朝被蒙古与南宋联军所灭之后,纥石烈氏族返回东北地区,逐渐分散于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伯都讷(今吉林松源)、多尔济河(今俄罗斯滨海地区)、黑龙江色钦及穆理哈村(今黑龙江穆理哈村)、塔散堡(今辽宁锦县塔山)、长白山等地。明代被称作何舍里氏,明末清初则称为赫舍里氏族,满语为Heseri Hala,是建州女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清代是满族、锡伯族最显赫的大姓之一,后改汉姓为赫、郝、何、英等姓。
其二,源于伊拉哩氏。据《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伊拉哩氏,亦称伊里氏、伊拉礼氏、伊喇立氏,满语为Ilari Hala,汉义“开”,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叶赫(今吉林梨树)、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伊罕阿林城(今吉林市东北十五公里处)、松花江等地,为满族、锡伯族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锡伯族伊拉哩氏多冠汉姓为郝氏、伊氏、何氏、赵氏、尼氏、潘氏、苏氏、许氏、岳氏、禹氏、仉氏、柏氏、樊氏、靳氏、李等。
郝姓起源八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郝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縻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郝氏,世代相传至今。
郝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二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三百三十二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1%左右。
始于商末的郝姓,传了一千多年,至汉代仍是以今山西太原一带为其繁衍地区。就是到了宋代,郝姓虽说已分布于北方大部分地区,但主要还是以中原地区为其繁衍的中心地带。至于郝姓南迁,也是比较晚的,一直到宋代,南方一些地方才出现 了郝姓人家。这也是导致明、清两代,郝姓仍以我国北方分布居多的主要原因。总之,历史上郝姓着实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始于商末太原郝乡的郝姓,传了一千多年,仍是以今山西太原一带为其繁衍中心。秦汉之际,郝姓人已逐渐向山西其他地方以及陕西、河南、河北等附近境内繁衍播迁。晋末,由于官职调迁,郝姓有一支自太原徙居润州丹扬(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小丹阳),传七世有郝回,在南朝梁任江夏太守,又自丹阳徙至安陆(今属湖北)。两晋南北朝时,虽社会动荡,但居山西之郝姓由于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受波及不大,但河北之郝姓有避战乱而迁山东者,河南之郝姓有迁安徽者。隋唐之际,社会安定,郝姓在陕西京兆一带繁衍壮大,并形成郝姓历史上的第二大郡望——京兆郡。并有郝姓徙湖北、四川者。北宋灭亡后,郝姓有南迁江南者,而世居汾州(今山西汾阳)的著名画家郝章为避战乱,兵火后迁居阆州(今四川阆中)并落籍当地。唐宋以前,郝姓主要还是以中原地区为其繁衍的中心地带,至于郝姓南迁,较他姓要晚,规模也要小的多。唐宋之际,南方的一些地方才出现了较多的郝姓人家。元末时,灾疫不断,农民起义军四起,后互相攻伐,导致中原、华东、华中人口锐减,明初洪武年间,郝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北、北京、山东、天津等地。明清之际,郝姓在南方各地的分布渐广,湖南、福建等省都有载入史册的郝姓人物;同时在东北的辽宁等省也有了郝姓的聚居点。清代时,世居山西北部的郝姓跟随走西口的风潮,有迁内蒙、甘肃者;而居于福建的郝姓则有渡海赴台,进而入南洋新加坡等地者,因为战争,有部份族人迁徙至四川雅安名山,后有一部份人因生存而迁秆徙到汉源使得四川也有了郝姓的分支。但是,此期郝姓仍是以北方为其分布繁衍的中心。
如今,郝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为多,这三省的郝姓约占全国汉族郝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九。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曹魏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太原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晒书堂:晋朝时候,每年七月七日富豪之家就把衣服拿到太阳下晒,以防发霉或虫蛀。郝隆当时为桓温南蛮参军,有一天他脱了衣服,跑到太阳下摩着肚皮晒太阳。人家问他干什么,他说:“晒书啊!”人家奇怪地问:“书在哪里?”他拍拍肚子回答:“我的书都在肚子里呢。”
丰文堂:源出郝经,字伯常,元朝陵川人(今山西陵川)。元世祖即位前召他询问经国安民之道,他条陈数十事,元世祖大悦,待继位后,即任其为翰林侍读学士。郝经曾充国使出使南宋,被留不屈,居十六年归。在留宋期间,郝经著述甚多,其文丰蔚豪宕。故其族人以“丰文”为堂名,此即郝氏“丰文堂”之由来。
一、郝hǎo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鸡泽,山东之平邑、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蒙、满、苗、彝、仡佬、高山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出於赫胥氏(按:赫胥,《姓氏考略》注引《唐书·世系表》作‘赫骨’),太昊之佐也。殷帝乙时有子朝(按:《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称‘殷帝乙时,王子期……’则为子姓之后,与郑说及《唐书》皆不同),封於太原郝乡,因氏焉。”此以乡为氏。
2、《姓氏考略》注云:“乌桓有郝姓。”汉代有乌桓族,生活在东北地区,属东胡的一支。
3、又据《唐书·南蛮传》注云:“唐时土蛮有郝、杨、刘三姓。”
4、或为蒙古族都噜氏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有故改氏》载:“元郝天挺,其先出于都噜别族,以郝为氏。”又为“哈勒努特”氏所改。本为部落名,或以部名为姓。后改单字姓郝,盖取“哈勒努特”之首音,谐其近似音之“郝”而得。见《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
二、郝hè
现行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昌图有分布。汉族姓氏。《汉语大字典》音hǎo,其注云:“《汉书·功臣表》有众利侯郝贤。唐颜师古注曰:‘郝,音‘呼各反’(hè),又音‘式亦反’(shì)。”又引《广韵》云:“郝,姓也。殷帝乙时有子朝,封太原郝乡,后因氏焉。”今多音hǎo。参见“郝”(hǎo、shì)条。
三、郝shì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中华大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康熙字典》引《广韵》亦收。一音hǎo,又音hè,均为现行姓氏。《汉书·功臣表》有众利侯郝贤。
四、郝
郝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3%,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河南、河北、山西多此姓,上述三省郝姓约占全国汉族郝姓人口59%。
郝姓起源:
1、出自郝骨氏,太昊之佐,裔孙有子期,殷帝乙时,封太原之郝乡(故城在今太原东北),因以为氏。
2、上党、卢水、汾州郝氏均出自匈奴。
3、辽西郝氏出自东汉时乌桓人。亦称乌桓大人郝且之后。
4、唐时南蛮大姓有郝氏。
5、西夏人姓。
6、河南新乡郝氏系赫连氏所改。
7、元时都噜别族为郝氏。
8、清满州人姓。世居沈阳。今满族姓。
9、土家、蒙古、回、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郝姓名人:
郝党,汉元始中以中郎将与王浑等行万国,同风俗,封亭乡侯。
郡望:京兆、太原、安陆。
五、郝
综合:音释。见《广韵》。《前汉功臣表》中有汉众利侯郝贤。
郝姓古代名人
郝隆东晋,字佐治,山西省原平市东社镇上社村人。为东晋名士,生性诙谐。年轻时无书不读,有博学之名。后投奔桓温,官至南蛮府参军。七月七日见富裕人家暴晒绫罗绸缎,就仰卧太阳下,露出腹部。有人问,你这是干什么呢?郝隆答,我晒我腹中书。这就是典故“郝隆坦腹晒书”的由来。在上社村,有一块清代同治年间所立的石碑,石碑上记述有郝隆“坦腹晒书”的故事。
郝昭三国,字伯道,太原人,为人雄壮,身长九尺,猿臂善射,深有谋略。为杂号将军,镇守河西。曹真举荐郝昭守陈仓,迁镇西将军。诸葛亮大军逼近陈仓,先使魏延攻打,但连日无功致魏延说此城难打,诸葛亮大怒欲斩。郝昭的同乡靳详请缨游说郝昭投降,但为郝昭厉绝归降。诸葛亮强攻,激烈的攻城器械城后,郝昭以三千拒守诸葛亮三十万,相持二十余日,诸葛亮无计可破。当诸葛亮斩魏的援军王双后,因粮尽而乘机退兵。曹睿下诏嘉许郝昭的善守,赐爵关内侯。后再引见慰劳,正想重用时郝昭病亡。
郝懿行清朝,今山东栖霞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嘉庆年间进士。他曾官至户部主事,长于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于《尔雅》用力最久,撰《尔雅义疏》、《山海经义疏》,援引各书,考释名物,订正讹谬。另有《易说》、《书说》、《郑氏礼记笺》、《春秋说略》、《竹书纪年校正》等书。
郝摇旗明末清初,明清之际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一员猛将,初在军中当旗手,故而得名。闯王牺牲后,与李锦等联合抗清,在湖南、广西大败清军。后因在军中受歧视,退回湖北,在攻打四川巫山时被俘牺牲。
郝经元初,泽川陵川人,集学者、谋士于一身。他曾在金亡后迁于河北,住在元将张柔家,得以阅读张的藏书。宪宗时入忽必烈王府,甚受信任。中统元年,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份使宋,被贾似道扣留于真州。郝经一生著作较多,主要有《续后汉书》、《陵川集》等。
郝澄宋朝,句容人,宋代画家,他所作的道释、人马,笔墨清劲,善于设色,一生努力进取,其愈后,名气也愈大。
郝定金末,兖州泗水人,金末山东红袄军首领。他曾率军攻克滕、兖、单诸州,莱芜、新泰等10十多个县,设立政权,国号汉,年号顺天。
郝孝德隋末,平原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他曾聚数万人起义,转战于黄河下游以北地区,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
郝子廉汉代,太原人
郝廷王唐代,将军,安边郡王
郝允宋代,名医
郝惠宋代,画家
郝大通元代,道士
郝姓近代名人
郝洪昌(1910-),1910年8月16日生于河北沧州县。沧州是我国著名的武术之乡,当地人习武成风,拳脚功夫都得自家传。郝师之父郝继春是当地清朝武举人高经奎的高足,能将一把一百二十斤重的青龙大力舞得如扯旗一般随心所欲。郝鸿昌武师从小随其父亲习武,得八极拳、劈挂拳、二郎拳、查拳和器械等之精髓。1928年,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的原国民党爱国人士张之江先生倡导中华武术,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1929年,年仅19岁的郝鸿昌即考进中央国术馆就读,在国术馆副馆长、神枪李书文的第一代高足张宪将军指导下,进一步深造八极拳,并在国术馆其他名家张树声、李景林、高振东、王子平、马英图、朱国福等的指导下,学得形意、八卦、太极、拳击、摔跤等,是当时馆中踢打摔拿的全能高材生,并与马英图、朱国福结为“金兰之交”。1932年毕业时以优异成绩留馆任教。1933年全国武术国考,郝师以八极拳之技法,获无级别散打第一名,被张之江先生视为国术馆的台柱。1941年因教育有方,被提升为副教授;1946年升任教务长。1948年国术馆解散后,郝鸿昌武师随张之江迁居上海虹口区多伦路张之江私家公寓
郝梦玲(1898~1937),近现代名人,河北藁城市庄合村人,先后入陆军军官小学,保定军官学校学习。抗日战争时任卫立煌部中央兵团中将前线总指挥,忻口会战时,1937年10月16日,在山西大白水前线“忻口会战”中壮烈殉国。国民政府追认其为陆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他为革命烈士。郝梦龄将军是抗战初期牺牲在抗日疆场上的第一位军长,为纪念郝梦龄的功勋,武汉的汉口北小路改名为“郝梦龄路”.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曹魏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太原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晒书堂:晋朝时候,每年七月七日富豪之家就把衣服拿到太阳下晒,以防发霉或虫蛀。郝隆当时为桓温南蛮参军,有一天他脱了衣服,跑到太阳下摩着肚皮晒太阳。人家问他干什么,他说:“晒书啊!”人家奇怪地问:“书在哪里?”他拍拍肚子回答:“我的书都在肚子里呢。”
丰文堂:源出郝经,字伯常,元朝陵川人(今山西陵川)。元世祖即位前召他询问经国安民之道,他条陈数十事,元世祖大悦,待继位后,即任其为翰林侍读学士。郝经曾充国使出使南宋,被留不屈,居十六年归。在留宋期间,郝经著述甚多,其文丰蔚豪宕。故其族人以“丰文”为堂名,此即郝氏“丰文堂”之由来。
一、郝hǎo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鸡泽,山东之平邑、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蒙、满、苗、彝、仡佬、高山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出於赫胥氏(按:赫胥,《姓氏考略》注引《唐书·世系表》作‘赫骨’),太昊之佐也。殷帝乙时有子朝(按:《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称‘殷帝乙时,王子期……’则为子姓之后,与郑说及《唐书》皆不同),封於太原郝乡,因氏焉。”此以乡为氏。
2、《姓氏考略》注云:“乌桓有郝姓。”汉代有乌桓族,生活在东北地区,属东胡的一支。
3、又据《唐书·南蛮传》注云:“唐时土蛮有郝、杨、刘三姓。”
4、或为蒙古族都噜氏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有故改氏》载:“元郝天挺,其先出于都噜别族,以郝为氏。”又为“哈勒努特”氏所改。本为部落名,或以部名为姓。后改单字姓郝,盖取“哈勒努特”之首音,谐其近似音之“郝”而得。见《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
二、郝hè
现行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昌图有分布。汉族姓氏。《汉语大字典》音hǎo,其注云:“《汉书·功臣表》有众利侯郝贤。唐颜师古注曰:‘郝,音‘呼各反’(hè),又音‘式亦反’(shì)。”又引《广韵》云:“郝,姓也。殷帝乙时有子朝,封太原郝乡,后因氏焉。”今多音hǎo。参见“郝”(hǎo、shì)条。
三、郝shì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中华大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康熙字典》引《广韵》亦收。一音hǎo,又音hè,均为现行姓氏。《汉书·功臣表》有众利侯郝贤。
四、郝
郝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3%,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河南、河北、山西多此姓,上述三省郝姓约占全国汉族郝姓人口59%。
郝姓起源:
1、出自郝骨氏,太昊之佐,裔孙有子期,殷帝乙时,封太原之郝乡(故城在今太原东北),因以为氏。
2、上党、卢水、汾州郝氏均出自匈奴。
3、辽西郝氏出自东汉时乌桓人。亦称乌桓大人郝且之后。
4、唐时南蛮大姓有郝氏。
5、西夏人姓。
6、河南新乡郝氏系赫连氏所改。
7、元时都噜别族为郝氏。
8、清满州人姓。世居沈阳。今满族姓。
9、土家、蒙古、回、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郝姓名人:
郝党,汉元始中以中郎将与王浑等行万国,同风俗,封亭乡侯。
郡望:京兆、太原、安陆。
五、郝
综合:音释。见《广韵》。《前汉功臣表》中有汉众利侯郝贤。
一、郝hǎo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鸡泽,山东之平邑、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蒙、满、苗、彝、仡佬、高山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出於赫胥氏(按:赫胥,《姓氏考略》注引《唐书·世系表》作‘赫骨’),太昊之佐也。殷帝乙时有子朝(按:《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称‘殷帝乙时,王子期……’则为子姓之后,与郑说及《唐书》皆不同),封於太原郝乡,因氏焉。”此以乡为氏。
2、《姓氏考略》注云:“乌桓有郝姓。”汉代有乌桓族,生活在东北地区,属东胡的一支。
3、又据《唐书·南蛮传》注云:“唐时土蛮有郝、杨、刘三姓。”
4、或为蒙古族都噜氏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有故改氏》载:“元郝天挺,其先出于都噜别族,以郝为氏。”又为“哈勒努特”氏所改。本为部落名,或以部名为姓。后改单字姓郝,盖取“哈勒努特”之首音,谐其近似音之“郝”而得。见《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
二、郝hè
现行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昌图有分布。汉族姓氏。《汉语大字典》音hǎo,其注云:“《汉书·功臣表》有众利侯郝贤。唐颜师古注曰:‘郝,音‘呼各反’(hè),又音‘式亦反’(shì)。”又引《广韵》云:“郝,姓也。殷帝乙时有子朝,封太原郝乡,后因氏焉。”今多音hǎo。参见“郝”(hǎo、shì)条。
三、郝shì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中华大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康熙字典》引《广韵》亦收。一音hǎo,又音hè,均为现行姓氏。《汉书·功臣表》有众利侯郝贤。
四、郝
郝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3%,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河南、河北、山西多此姓,上述三省郝姓约占全国汉族郝姓人口59%。
郝姓起源:
1、出自郝骨氏,太昊之佐,裔孙有子期,殷帝乙时,封太原之郝乡(故城在今太原东北),因以为氏。
2、上党、卢水、汾州郝氏均出自匈奴。
3、辽西郝氏出自东汉时乌桓人。亦称乌桓大人郝且之后。
4、唐时南蛮大姓有郝氏。
5、西夏人姓。
6、河南新乡郝氏系赫连氏所改。
7、元时都噜别族为郝氏。
8、清满州人姓。世居沈阳。今满族姓。
9、土家、蒙古、回、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郝姓名人:
郝党,汉元始中以中郎将与王浑等行万国,同风俗,封亭乡侯。
郡望:京兆、太原、安陆。
五、郝
综合:音释。见《广韵》。《前汉功臣表》中有汉众利侯郝贤。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曹魏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太原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晒书堂:晋朝时候,每年七月七日富豪之家就把衣服拿到太阳下晒,以防发霉或虫蛀。郝隆当时为桓温南蛮参军,有一天他脱了衣服,跑到太阳下摩着肚皮晒太阳。人家问他干什么,他说:“晒书啊!”人家奇怪地问:“书在哪里?”他拍拍肚子回答:“我的书都在肚子里呢。”
丰文堂:源出郝经,字伯常,元朝陵川人(今山西陵川)。元世祖即位前召他询问经国安民之道,他条陈数十事,元世祖大悦,待继位后,即任其为翰林侍读学士。郝经曾充国使出使南宋,被留不屈,居十六年归。在留宋期间,郝经著述甚多,其文丰蔚豪宕。故其族人以“丰文”为堂名,此即郝氏“丰文堂”之由来。
一、郝hǎo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鸡泽,山东之平邑、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蒙、满、苗、彝、仡佬、高山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出於赫胥氏(按:赫胥,《姓氏考略》注引《唐书·世系表》作‘赫骨’),太昊之佐也。殷帝乙时有子朝(按:《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称‘殷帝乙时,王子期……’则为子姓之后,与郑说及《唐书》皆不同),封於太原郝乡,因氏焉。”此以乡为氏。
2、《姓氏考略》注云:“乌桓有郝姓。”汉代有乌桓族,生活在东北地区,属东胡的一支。
3、又据《唐书·南蛮传》注云:“唐时土蛮有郝、杨、刘三姓。”
4、或为蒙古族都噜氏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有故改氏》载:“元郝天挺,其先出于都噜别族,以郝为氏。”又为“哈勒努特”氏所改。本为部落名,或以部名为姓。后改单字姓郝,盖取“哈勒努特”之首音,谐其近似音之“郝”而得。见《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
二、郝hè
现行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昌图有分布。汉族姓氏。《汉语大字典》音hǎo,其注云:“《汉书·功臣表》有众利侯郝贤。唐颜师古注曰:‘郝,音‘呼各反’(hè),又音‘式亦反’(shì)。”又引《广韵》云:“郝,姓也。殷帝乙时有子朝,封太原郝乡,后因氏焉。”今多音hǎo。参见“郝”(hǎo、shì)条。
三、郝shì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中华大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康熙字典》引《广韵》亦收。一音hǎo,又音hè,均为现行姓氏。《汉书·功臣表》有众利侯郝贤。
四、郝
郝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3%,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河南、河北、山西多此姓,上述三省郝姓约占全国汉族郝姓人口59%。
郝姓起源:
1、出自郝骨氏,太昊之佐,裔孙有子期,殷帝乙时,封太原之郝乡(故城在今太原东北),因以为氏。
2、上党、卢水、汾州郝氏均出自匈奴。
3、辽西郝氏出自东汉时乌桓人。亦称乌桓大人郝且之后。
4、唐时南蛮大姓有郝氏。
5、西夏人姓。
6、河南新乡郝氏系赫连氏所改。
7、元时都噜别族为郝氏。
8、清满州人姓。世居沈阳。今满族姓。
9、土家、蒙古、回、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郝姓名人:
郝党,汉元始中以中郎将与王浑等行万国,同风俗,封亭乡侯。
郡望:京兆、太原、安陆。
五、郝
综合:音释。见《广韵》。《前汉功臣表》中有汉众利侯郝贤。
其他姓氏
[ 郝 ]字的同音字 - [ hao ]
[ 郝 ]的同部首字 - [ 阝 ]部